今天我們來聊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青花
釉上彩
在已燒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繪畫,在入窯在600~900度C之間進行二次焙燒而成的品種。這種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捫之,有突起感覺。如釉上紅彩、宋加彩、五彩、粉彩、琺瑯彩、墨彩等。由於彩在釉上,因而易磨損,易受酸鹼等腐蝕,易褪色,但因燒溫低,著彩選料廠,因而品種豐富而藝術性強,已用於陳設器皿為佳。
釉中彩
釉中彩陶瓷的彩燒溫度達到製品釉料的熔融溫度,陶瓷顏料在釉料熔融時沉入釉中,冷卻後被釉層所覆蓋。這種產品表面視覺平滑,有玻璃光澤。由於顏料不直接接觸食物,所以鉛(鎘)熔出量較安全。
釉中彩一般做為餐具較多,因為其造價比較昂貴,一般工藝品不用這種工藝,釉中彩餐具無鉛無毒,健康環保。
釉下彩
釉下彩是生坯或經素燒坯杯胎或釉胎上飾紋加彩、罩釉,經1340度C左右高溫一次燒成,色料充分滲透於胚胎之中,色澤光潤耐酸鹼無鉛毒。但因高溫燒成,適應的色料不多,顏色變化極難掌握。仍待繼續研究。釉下彩主要有青花、玲瓏、釉下五彩和刻劃花等。
青花
青花─手工繪製、戳印花、貼花;
玲瓏─素玲瓏、映玉玲瓏、青花玲瓏、彩玲瓏;
釉下五彩─手工繪製、印花、噴花、貼花;
雕刻花─堆雕貼花、影青刻花、刻填花、半刀泥;
釉裏紅─手工繪製
以上就是關於瓷器常見的釉中彩、釉上彩、釉下彩和青花,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收穫,都歡迎在留言區與我互動哦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