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才#CEO評價#CEO特質#CEO能力#CEO薪水#CEO薪資#執行長能力#執行長評價#執行長薪水#執行長薪資#執行長特質#執行長英文#CEO等級#公司管理人才#領導的定義#領導遊戲#領導管理#CEO職責#執行長職責#執行長工作.jpg

 

一間公司最重要的角色,除了老闆,就是執行長了!但一個優秀的執行長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呢?讓我們來看看專業的《哈佛商業評論》怎麼分析!

 

 

在2017年五月號的《哈佛商業評論》有篇非常重要的文章,“什麼讓成功的CEO脫穎而出”( What Sets Successful CEOs Apart ),作者是幾個機構的四位研究者。他們近期做了一項多方合作的研究,叫“CEO基因組計劃(CEO Genome Project)”。這個研究是用數據分析的方法,看看CEO身上有哪些成功素質。

 

這是我們都關心的一個基本問題。如果這是有史以來最為權威的答案,那麼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都會發揮作用,所以值得咱們好好說說。

 

CEO,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工作。你不但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董事會、員工負責,對公司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負責。公司上下所有的指令,歸根結底都來自於CEO,所以別人都可以被動,CEO必須積極主動。 CEO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業績……—— 至少在外人看來是這樣的,出了問題就得你負責。

 

CEO的工作難幹到什麼程度呢?這篇文章中就提到,在2000年到2003年之間,財富500強中有四分之一的CEO被撤職。一般員工,甚至政府官員,都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撤職率。

 

可是有趣的是,CEO的職位如此重要,卻很少有人知道,什麼樣的人適合成為一名好CEO。不但我們不了解,連投資人和董事會裡那些對選拔CEO有決定權的人也對此所知甚少。

 

這就是這項研究的價值所在。這是一個大項目,從大學到私人公司多方合作,研究對像是17000名企業高管,其中包括2000名CEO。這些人被做了全面的評估,性格分析、詳細簡歷和別人對他們的各種評價應有盡有。所以研究者敢於叫這個特別牛氣的名字,“CEO基因組計劃” —— 顯然是在模仿生物學家搞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那好CEO都有些什麼基因呢?咱們先說幾個這項研究發現的、人們常有的錯誤認識 —— 

 

通常我們認為CEO應該是比較外向的人,而事實上內向CEO的表現比外向CEO更好。
 

通常我們認為CEO是優中選優,過關斬將一路打贏各種比賽過來的,而事實上,厲害的CEO中有很多人的職業生涯中有失敗的經歷,其中45%的人曾經犯過重大錯誤。
 

通常我們認為CEO應該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而事實上優秀的CEO裡只有7%畢業於常青藤大學,更有8%是根本沒上過大學。
 

通常我們認為CEO是那些表現得非常自信的人,而事實上表現得自信只在面試的時候有效。表現得自信的人更容易被董事會選拔為CEO,但並不一定是優秀的CEO。

 

CEO,特別是厲害的CEO,的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群。他可能沒上過什麼名校,人生之中經歷過挫折,職業生涯中犯過很大的錯誤,性格內向,外表看來也沒有咄咄逼人的自信。就是這樣的人,管理著一幫履歷光鮮,誇誇其談的高材生。

 

那麼,對CEO來說,真正有用的特質是什麼呢?你不需要從A學到Z。對於那些特別厲害的CEO,研究者只總結了四項關鍵素質 —— 而你如果能做到其中兩項,就已經很不錯了。

 

1.快速決斷

 

遇到任何問題,你要盡可能早、盡可能快地做出決策,而且還必須非常堅定。哪怕是當前的局面還不明朗,信息還不完全,甚至這個領域對你來說很陌生,作為CEO,你仍然需要快速拍板。你拍板了,公司才能行動。

 

有一個CEO說,“只要有65%的把握,我就會做出決定。”誰都不可能擁有完美的信息,如果什麼事情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那何必還要你這個CEO來決定?

 

這個哲學是錯誤的決定也比沒有決定要好得多。猶豫不決是最糟糕的做法。如果CEO猶豫不決,全公司上下就會陷入不知道做什麼的境地,就沒有行動力,就可能錯失良機。

 

那你可能說,萬一決定錯了怎麼辦?別擔心。絕大部分錯誤都算不了什麼,行動是可以隨時調整的。

 

研究者發現,人們在評價CEO的時候,凡是公認的好CEO,都是能快速決策的CEO。只有6%的CEO是因為做出了錯誤決定而獲得了很低的評價,絕大多數CEO是因為決策太慢而被批評。在被撤職的CEO中,只有1/3的人是因為做出了錯誤決定,大多數人被撤職是因為他們在該做決定的時候沒有做決定。

 

那麼,在做決定這件事上,一個聰明人可能就不如那些有決斷力的人。聰明人考慮的因素往往過多,瞻前顧後。的確,最後聰明人的決策往往更正確,但是錯過時機是更大的罪過。

 

但決策只是做事的第一步,你有了決定,還得有能耐讓別人支持你的決定。

 

2.爭取各方支持

 

有位CEO,每當重大決定的時候,都會畫一個人物關係圖,圖中標出了辦成這件事情需要涉及到的所有重要人員。然後他會和這些人挨個談話,取得他們對這個決定的支持。如果有人始終反對他的決定,那麼他就會盡力把這個反對的力量往正面的方向引導。

 

如果別人不支持你,你的“政令”就出不了辦公室。所以好的CEO一定要能夠將自己的理念傳達給董事會以及員工,取得眾人的理解和支持,讓別人和你站在同一條戰線上。這也是為什麼CEO要經常向高層匯報工作,有什麼成績得經常說,用成績證明自己確實值得信任。

 

想要令行禁止,平時就得樹立威信。有的CEO說,自己在公司一舉一動都得注意,因為自己的任何一個表情都可能會被手下的人放大十倍解讀。比如你手下一個人在作報告,你突然感到自己的後背有點疼,於是做出了一個很難受的表情 —— 本來這個表情和報告沒關係,但是作報告的人就很容易把它解讀為“CEO是不是要解僱我”。

 

所以一個CEO必須隨時注意跟員工的關係。但你不需要讓員工都喜歡你,你要的是他們支持你。這意味著你不應該害怕公司裡的衝突,有衝突要積極應對,而不是做一個和稀泥的老好人。

 

充分聽取相關人等的意見,讓人感覺到你重視他們的意見,可以讓人更支持你。我們專欄前面說過,你甚至應該指定一個藍軍部隊,專門給你提相反的意見。如果你能積極聽取每個人的意見,就會給人一種感覺:你很重視他們,這樣更容易取得共識。

 

但是請注意,盡可能取得共識,這是為了執行你的決定 —— 而不是有了共識才能做決定。決定取決於你,千萬不要讓手下人產生“民主決策”的錯覺。好的CEO,不會在公司搞什麼民主政治。

 

3.主動適應新局面

 

當市場環境快速變化的時候, CEO應該積極領著公司做出相應的改變,比如推出新產品、公司轉型等等,這是CEO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想要做到這一點,CEO必須能夠從長遠考慮問題。我們可以把公司所有問題分為三類:短期,中期和長遠 —— 那麼這個研究發現,不行的CEO會花30%的時間去考慮長遠問題,而厲害的CEO會花50%的時間去考慮長遠問題。這就是說,CEO應該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考慮公司的長期戰略上,而不應該把太多精力花在日常公司管理和運營方面。

 

如果你心裡有一個非常明確的長期戰略,你看問題的眼光就不一樣了。從戰略視角去看,你會獲得見微知著的能力!你會從自己的社交圈裡,從各個地方取得信息,大大提高敏感度。可能別人沒覺得這個事有多重要,可是你一眼就能發現其中可能蘊含著市場即將發生的重大變化!這樣你就會搶先一步對公司做出相應的調整。

 

另一方面,能從長遠問題考慮的CEO不會在意公司短期的挫折。普通CEO視為失敗的事情,高水平CEO會把它當成公司學習成長的機會。

 

4.給人可靠感

 

咱們先說一個例子。某公司正打算任命一位新的CEO,它的一個強力部門的經理想要競爭這個職位,而他剛剛超額50%完成了全年銷售任務。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要知道當時行業水平是你能超額2%都算好成績。

 

可是這位經理卻沒能當上CEO。他這個業績太突然,別人根本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更不知道他未來還能不能複制這樣的業績。

 

想要當一個受人肯定的CEO,你必須給人一種“可靠感”。這有兩層意思。

 

第一,你得給人一個合理的預期。這也就是說你計劃要幹什麼事,公司業績在幾個月或者一年內能達到什麼程度,你要提前告訴股東和員工,讓人覺得你“有譜”。

 

第二,到了時候,你得達到、最好能超出這個預期,讓人覺得你“靠譜”。我覺得這個文化有點受到財務報表制度的影響。上市公司每個季度都要發布一次財報,你得總結這個季度做到了什麼,還得匯報下季度想做到什麼。華爾街對報表非常敏感,給每個公司一個預期,一旦達不到預期,股價就會受到懲罰。

 

這是一個非常束縛人的文化,CEO必須時刻確保公司業績達到預期。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發揮穩定、每次都能讓公司業績比華爾街預期稍微好一點的CEO,就非常可貴了。

 

這就是“CEO基因組計劃”發現的優秀CEO應該具備的四個素質。當然,一個優秀的CEO需要具備的素質肯定不止四條,比如說你人品也得好啊?對。但是人品好是對所有領導者的要求,人品不好早就被淘汰了 —— 但是這四項素質,是能把優秀CEO和普通CEO區分開來的關鍵素質。

 

好消息是這四個素質都是可以學的。研究發現,如果你有意識地練習這方面的能力,你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成為好的CEO。更好的消息是你不需要同時具備四項素質也能當個好的CEO —— 統計結果是,好CEO裡面,有50%至少做到其中兩項。而不行的CEO,只有5%至少做到了其中的兩項。

 

|萬維綱的評論

 

我讀這個研究報告,就覺得這四個所謂“CEO的素質”,其實對每個想要在工作中做出成績的人來說都很重要。顯然CEO們並不是當上了CEO才需要這些素質,是他們先有了這些素質,才能當上、而且能當好CEO。

 

第一快速判斷 —— 就算不做什麼大決策,這也是行動力的體現。別人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可能你的工作都做完一半了 —— 那就算你做的不對,你現在至少獲得了第一手的信息。

 

第二爭取支持 —— 這就是跟人合作的關鍵。你可能沒有手下,但是你做事也需要同事、特別是老闆的支持。

 

第三點主動適應新局面 —— 我們幹任何大事業,都得從長遠考慮問題。

 

第四給人可靠感 —— 如果一個球員發揮穩定,他上場的機會,會比今天發揮很好明天發揮很差的球員多很多。

 

“CEO基因組計劃”還給其中兩個素質量化計算了“重要倍數”。比如“快速判斷”的重要倍數是 12 倍,這就是說,有這個素質的人,比沒有這個素質的人,成為優秀CEO的可能性高 12 倍! “可靠”的重要倍數更高達 15 倍。

 

那你如果能做到快速判斷又可靠,豈不是就已經打敗了無數的人嗎?

 

本篇文章節錄自得到APP《萬維剛‧精英日課》2017-05-04

arrow
arrow

    老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