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剛入手了石瓢壺,最近幾乎每天不忘泡茶,沒想到不小心又買了一把壺。這次再來分享一隻材質和形狀都比較特別的壺,為新加入的茶壺夥伴紀錄一下。
這次買的壺是在賞氣藝廊中一位年輕師傅袁子軒設計的日本瓷土正把壺。
聽前輩說,泡茶的人至少要有三把壺,
一把泡培火淺的,例如:高山茶、綠茶等等。
一把泡培火深的,例如:紅茶、普洱茶等等。
一把瓷壺,是除了前兩把以外的茶都可以拿來泡的。或是想試茶原始的味道,也很適合用瓷壺,因為瓷壺不會記憶味道的,在茶比賽中,都用瓷壺做評比。
還有許多前輩推薦,瓷壺該是第一把壺。之前因為較少泡高山茶以外的茶,所以一直沒入手,真的需要瓷壺時就拿之前家裡拿來的很傳統的瓷壺泡,容量大概是我這新買的3、4倍,型也很local!平常一個人喝茶比較多,泡習慣小茶壺的容量後,發覺小壺慢慢沖,茶葉量消耗得慢,茶不會泡出來都放到涼掉,現在真的要拿舊大瓷壺出來用都會很猶豫。
加上最近用新買的石瓢壺,對泡茶有更好的體驗後,決定瓷壺也要買一隻好一點的。
先說不專業的使用心得
一樣泡高山茶,雖然瓷壺和陶壺在味道上真的有差異,尤其是回甘程度和茶的香氣和韻味,陶壺明顯勝出,還是比較喜歡用陶壺來泡高山茶,茶有種厚實感。但如果沒跟陶壺比,其實也很不錯,整體比較偏輕,不管回甘、味道、香氣、韻味,在口中留下味道的時間也比較短,也許某些族群偏愛。
做為一隻萬用的瓷壺,我認為這是把很棒的壺,最喜歡的部分是造型和出水,造型獨特而且作者的設計理念很棒。出水部分非常漂亮,水柱集中有力,每次倒水都是一種享受。容量很適合一兩人喝時使用。不管是把玩或使用,都是一把很棒的壺。作者很年輕,也期待作者後續的創作。
為何選擇這把壺?
這次買茶壺是專門找瓷壺的。在專業製茶朋友葉子慶的推薦下去了串門子茶館尋找茶壺,後來逛到了樓下的賞氣藝廊,一眼就看到在架上的這個作品。
主要原因是造型和用料都跟一般常見的壺不太一樣,壺的設計是比較年輕的,比較有現代感,跟之前比較中式茶壺不太一樣。材料也不是一般常看到的中式瓷土,這把壺用了日本瓷土26號當基底,加入其他的土與釉做調整的。
次要原因是作者很年輕,能支持一個年輕設計師的作品很有意義,而且作者很有理念。
以下是作者對這壺的設計理念:
作品名稱:對話
看似自由的曲線 其實是在臨界崩潰前的樣貌才得以呈現
一種無形的張力與特性讓它們呈現出這樣的樣態
許多型態無法呈現於此,一瞬間的坍塌 有的就此停下 有的禁不起而直接毀滅。
從開始到結束,這段過程與結果的多少,是隨機而無法控制的。
專注於其中之對話,找尋一瞬間與自然共構的平衡,展現純粹真實的樣態。
分享好茶好店好作者
專業製茶師傅朋友葉子慶經營的瑞茗祥茶葉
很舒服的茶文化體驗串門子茶館
非常有質感的賞氣藝廊_台灣守藝人
我的新茶壺的優秀作者袁子軒
*照片來源:部分照片取自賞氣_台灣守藝人、袁子軒粉絲專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