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不用心鑽研就能做好的職業.png

 

寫作D8-哪有不用心鑽研就能做好的職業

 

邁入寫作第8天,經過一周,算是跨過一個小小小的里程碑,持續前進。

 

今天恰好滑到劉潤公眾號,發現他也有做這樣的分享,日拱一卒,每天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收穫,將它放在自己經營的《進化島社群》,還能收費一年365 RMB。算是每日寫作的一種變現模式,讓我對未來更加有信心,當然我遠遠沒有劉潤的名氣。今天恰好是他日更的滿周年,他分享的這一年日更的幾個收穫。其中他分享了一個例子,讓我特別有印象,就是今天的標題。

 

哪有不用心鑽研,就能做好的職業

 

這個例子主要在說劉潤去實際體驗送外賣當外賣騎手的啟發收穫。劉潤身為一名知名的商業顧問,為了更了解各個職業的實際狀況,會實際下去體驗實作。這跟華杉常說的豐田生產管理的三現主義一樣,華杉說現場有神明,現場、現實、現物,你到現場去實際執行之後才會看到真實,那些在辦公室裡做的策畫大多都是偏離現實的,我很佩服劉潤這樣身體力行的精神。

 

劉潤說他原本以為是送外賣是體力勞動,不需要太多大腦,只要會取餐,會騎車,會敲門就可以,但實際卻遠遠跟他以為的不一樣,他請了一位送外賣的師傅帶著他實際體驗了6小時只賺了55.4RMB,算起來一個月只有2-3000人民幣的月收入,其實很低。而他的師傅卻能做到一個月超過一萬人民幣的月收,相差4、5倍的收入,這絕不是體力上的差距。

 

實際推敲,一天工作9-10小時,不錯過中餐和晚餐的高峰,一周工作6天,每月工作26天左右,大約工時260小時,按每單平均6-7RMB來算,算下來每小時大約要送5.5單。怎麼可能來得及!

 

師傅說一定要學會送連送單,就是同時接2單、3單甚至10單一起送,這就代表需要對路線非常非常熟悉。因為在接單的時候還在用app計算地點和距離,訂單早就被搶走了,所以自己的大腦大概就要像導航一樣,當有新訂單的資訊要馬上能判斷接或不接,送貨同時在規劃,規劃同時在送貨,這樣才能做到始終有好幾個訂單一起在滾動,讓自己不會停下來,也不會有超時的問題。

 

所以,原來送外賣拚的不是體力勞動,而是很考驗大腦的勞動,尤其是對於"瞬間判斷"的能力。師傅跟他說,送外賣做得好,不是因為體力好,而是因為"瞬間判斷"能力好。

 

不只是送貨,連取餐找餐廳的本事也都需要瞬間判斷。現在有些專門做外送的餐廳,都不是開在路上,而是開在小巷,如果來來回回找不到,正好看見巷子裡有送外賣的騎手出來,你能不能瞬間判斷要找的那間餐廳,會不會就在巷弄裡。任何一個行業做久了,原來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別,可能就在這種瞬間判斷的能力上。世界上真的沒有不用心鑽研就能做好的職業!

 

劉潤的這篇分享讓我很有感,我在寫作時就提到是受到華杉和李笑來的影響,希望自己像他們一樣,想向華杉的每日寫作習慣看齊,而我現在就在做這樣嘗試,實際體驗、用心鑽研,期許自己也能在每日寫作分享思考和收穫上和前面的成功者更靠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劉潤 每日寫作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官 的頭像
    老官

    官官的日更成長思考

    老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