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買茶壺】鶯歌緣茗堂-紫砂降坡泥石瓢壺收藏心得.jpg

 

平常都寫投資理財或學習成長的文章,這幾天剛入手的一支很喜歡的茶壺,就想寫文記錄一下。

這是鶯歌緣茗堂購買的紫砂降坡泥石瓢壺。

 

 

這是人生第二次自己買壺,猶豫了一段時間,因為這支壺是我第一支壺的兩倍價以上。大學時不太會泡,都拿家裡的壺亂泡,畢業後幾年才終於敢花錢買了一支比較好的壺,發現買一支自己喜歡的壺,真的可以泡很久很久,這次才敢下手。

之後可能再寫一篇文章,幫自己的第一支壺─短嘴倒把西施壺做紀錄。

 

S__30392355.jpg

*上圖左是第一支自己買的壺,右邊是這次買的壺

【新手買茶壺】鶯歌緣茗堂-降坡泥紫砂石瓢壺收藏心得1.jpg

【新手買茶壺】鶯歌緣茗堂-降坡泥紫砂石瓢壺收藏心得2.jpg

 

先說不專業的使用心得

 

喝茶真的是個深坑,價格差異很大,聽說很多人都繳了不少學費,我還只是個新手,到底有沒有買對,也很難說準,但能肯定的是這次的購買體驗很棒。

 

買回家的當天晚上,馬上迫不及待拿來泡茶,發現跟第一支壺泡出的味道還真的很不同,香氣和殘留在口中的回甘感有明顯的層次差異,茶的韻味真的被提升不少。可能是茶壺的不同,還是泡茶方式經過指點後也不同,總之同樣的茶葉,還真的泡出很不同的體驗,連續泡了幾天還是很喜歡。昨天為了寫這篇文章,因為要幫新壺拍照,用以前家裡拿的舊茶壺泡,驚覺已經回不去了。

 

為何挑石瓢壺?

 

之前第一支壺稍微買好一點,就用了很久,體驗也很棒。因此這次想再買好一點,讓日常興趣得到更棒的享受。不過茶壺實在太多種,因此決定先大量的看不同的茶壺型,用直覺去找心動的茶壺,就在某次看到這篇網誌,感覺就來了。

 

【新手買茶壺】鶯歌緣茗堂-降坡泥紫砂石瓢壺收藏心得3.jpg

 

簡單來說:

1.穩重大器

2.質樸無華

3.氣韻突出

4.剛柔並濟

5.素雅實用

我就決定人生第二支壺要石瓢壺了!

*若對石瓢壺想了解更多,可參考下面整理過的石瓢壺介紹哦!花了非常多時間統整網路上片段的資料。

 

決定石瓢壺後,到鶯歌看了才發現有賣石瓢壺的店不多,有賣的還不便宜,而且很多都不怎麼介紹,不知道是看我看起來不像會買的人,還是他們不知道怎麼介紹,幾乎都只講價錢還有材質,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對於新手的我,決定在謹慎多看看。就在逛了一陣子後,逛到了陶禮陶坊,裡面服務人員(應該是女老闆)介紹的很仔細,態度也非常好。剛好他們另一間店緣茗堂的老闆也來了,說那邊有更多石瓢壺可以看,就被吸引過去了。

 

老闆的年齡應該比我稍長,但對於茶葉和茶壺的知識真的很透徹(加上自己太淺),還看到在店裡擺了中國大陸的頂級茶藝師證照(名字有點忘記)。在緣茗堂看到非常多很喜歡的茶壺,石瓢壺也有一整櫃。原本預計要買全手工紫砂石瓢壺,但看了全手工紫砂石瓢壺價格之後,認為還是不要跳級這麼快,從第一支壺往上一級就好。老闆就推薦了這支輔模半手的降坡泥石瓢壺。

 

後來在店裡試水幾次,坐了兩個多小時,聽老闆分享的很多茶知識,還喝了不少好茶,最後老闆給我了一些折扣,我也再加了點預算將它帶回家了,整個購買過程很滿足,讓我對緣茗堂和陶禮陶坊和人的印象很好。感謝老闆的招待和分享許多泡茶、茶葉、茶壺的知識,收穫非常多。

 

石瓢壺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銚"從金屬器皿變為陶器,最早見於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據說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開始,顧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應稱"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

 

石瓢壺身呈等腰梯形,曲線柔和流暢,造型渾厚樸拙。足為釘足呈三角鼎立狀支撐,給人以輕靈而穩重之感。壺身八字造型,造成一個主視角度內的呈型表面,亦曲亦直,皆顯現簡樸大方的氣度。直流,簡潔見力度,多為暗接處理,溶於壺身整體。把多呈倒三角勢,與壺身之型互補,形成和諧的美學效果。平壓蓋,橋鈕,乾淨俐落,比例恰當,充分體現出秀巧精工為上的特點。

 

石瓢壺是紫砂傳統經典造型智欲其剛、行欲其方、剛柔兼施、允克用藏,蘊精氣神韻於一身,歷來被視為壺之智者。在把玩、賞識好的石瓢作品時,經常感到壺體中透出一種“骨力” 。簡潔俐落、清奇脫俗,壺身內外氤氳著一種剛健挺秀的風骨,一種樸重文人所特有的不同流俗、遺世獨立的風骨 。

 

作為一款傳統的器型,雖然看似簡單,卻是考驗工藝師的一把尺子。石瓢壺的造型、線條特別是韻味極難把握。石瓢壺整體給人感覺穩重大氣、質樸端莊,不會輕易掉落,深受壺友喜愛。因為適合泡各種茶葉,在近代非常受到歡迎。和西施壺、標準壺,並列近代最受歡迎的紫砂壺型。

 

16s57459so7p459p843r55qn2r2p9454.jpg

【新手買茶壺】鶯歌緣茗堂-降坡泥紫砂石瓢壺收藏心得4.jpg

 

分享鶯歌好店

緣茗堂

陶禮陶坊

 

另外分享一下降坡泥的知識

 

降坡泥

 

【新手買茶壺】鶯歌緣茗堂-紫砂降坡泥石瓢壺收藏心得6.jpg

 

原礦:含緞泥、紅泥、紫泥等諸多共生礦,泥色本身以紫紅帶綠,結構分明,層次豐富,小顆粒明顯。

礦產地:江蘇宜興黃龍山礦區‧二龍橋礦段,正位於“青龍山 與“黃龍山”之交界處。

窯溫:約1180度。燒成溫度非常寬,可以從低溫1號半一直到高溫3號半,不同的溫度不同的成色。

收縮比:約12%。

特色:泥性柔軟。成陶後,於深沉之橙紅色底上,滿佈五彩斑斕的粗細、深淺之紅、黃星斑點。

難度:收縮和變形極大,不易製作,只適合做小品。

特性:茶湯溫順醇和、回甘強勁,若搭配前代傳器為品種,稍一泡養除了包漿明顯外,更與古代傳世鉅作之氣息、質感毫無二樣,為喜愛老壺韻味的藏家們愛不釋手之品!

適合沖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特好、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特好。

 

原礦即是名聞古今天下之“五色土”提練挑揀而來,產於江蘇宜興黃龍山礦區,二龍橋礦段,正位於青龍山與黃龍山之交界處,因採礦而使道路低陷,且採自雙龍降坡處,遂被宜興陶人直接命名"降坡泥"。(注:經地質學家親自鑑定該泥之原礦為斷層岩,乃宜興青龍山與黃龍山造山運動時兩山高壓磨擦而成)

 

降坡泥泥性柔和,顆粒層次感較強,泥料顏色古樸,紅中帶黃。燒成後壺體中的黃砂隱現、色澤滋潤、散發特殊光澤,不驕不躁 , 油潤樸實 ,且壺透氣性好,泡出的茶非常好喝。但在燒製過程,壺很容易燒裂。相對其它泥質也有易碎的缺點,低品質的降坡泥更容易碎掉,因此質好、量少,好的作品價格非常昂貴。

 

泥色有些人誤導說降坡泥是紅中帶黃的,而黃中帶紅的就不是降坡泥了,其實這是個片面的觀點,降坡泥的成色是根據礦層的不同以及燒制的溫度來決定的。一般開採的降坡分兩個片區:
一為黃龍山面,自然開出的礦色為紅黃片狀相間(表石含硫的成分故礦色呈褐黃色)
二為青龍山面,開挖的礦色為青紅相間(表石以碳酸鈣方式存在,鈣質較多故礦色呈青色)

 

總體而言與黃龍山靠近的泥質都優於青龍山面的,近青龍山面的降坡需經過精鍊後才可成泥,否則容易產生灰爆(與泥質有關)。就成色而言,黃龍山面的降坡略紅(大家所傳的紅中帶黃);而青龍山面的略黃(黃中帶紅)。或許我們可以說,紅中帶黃的降坡略優於黃中帶紅的降坡。

 

好的、純正的降坡泥燒制而成的紫砂壺,壺色澤非常漂亮,練製後老味十足、橙紅中泛黃的燒成樣貌,讓人觀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經泡養後更是老味橫生,在使用的過程中由原來泛黃的顏色在泡養過程中逐漸過渡向透明紅色,色澤表現鮮活,光澤滋潤,極具視覺衝擊感。

 

總結

 

品茶的這個深坑,我應該會一直陷下去吧!但我也沒有想爬起來的意思。哈哈~~

 

B165F1AD-938B-4554-85BD-0E5A8B31B113.jpg

 

分享的資料如果有錯誤的地方,歡迎提醒指教~~

如果你也有關於喝茶或買茶壺相關的知識,也歡迎在底下留言與我分享

arrow
arrow

    老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