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wing up.jpg

投資的價值是將錢去買時間價值被低估的,例如人才、或某公司、國家等等

找工作價值則是用自己的時間去換到金錢

也就是出售自己的時間,要想辦法提高單位時間價值

不論投資或找工作,我們不變的都是要找到關注價值,而不是價格

這次我將和你聊聊個人商業模式的價值提升。

我們常聽到要找工作要先念大學,或是乾脆唸完碩士或博士在找

這些找工作的基本邏輯,撇開逃避進入社會的以外,主要都是因為每多一個學歷,起薪和獎金都可能更高

也就是認為單位時間售價更高

 

這就是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但上面的句子應該更改為

找工作的主要邏輯,應該想辦法先讓單位時間"價值"更高,之後"價格"自然會水漲船高。

注意我關注的是"價值"而不是價格

1_nXTij14qtfQinhVOXm46ZQ.png

 

該關注價值而不是價格

怎樣是關注價格而不關注價值呢?

有聽過摸魚偷懶或謊報工作績效的狀況嗎?

假設日薪800,應該工作8小時時薪100,但只工作4小時,其餘4小時都在打混摸魚

這樣單位時薪自然就從100變成200,成長一倍。

但這長期來看,個人實際產出的價值沒有成長,換了職位換了公司

是沒有任何積累的能力可把你往上推到更高層次去的,終究會被看破手腳。

 

價格一直是浮動的

投資的買進價格工作薪資都是一樣,應該是浮動的。

時而被高估,時而被低估是常態,因為都是別人對你時間價值的"估值"

拿薪資來說,一間公司會給的薪資基本會在業界行情附近(業界對這類人的估值),有高也有低

如果開過高,企業會喪失競爭力,若開過低,則人才不易留住。

因此對價值不高的來說,薪資可能是高估,名過於實。

然而對價值很高的人才,薪資更可能被低估,甚至是嚴重低估。

 

所以我們應該了解~~

一定有被高估和被低估的時候,永遠被高估是不合理的

你不斷成長的結果,就是你終將被低估

因此當被低估的時候,就沒有必要難過,甚至應該高興,因為那是你被低估的證明。

溝通完這個觀念,我想跟你談談另一個觀念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論語.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翻譯:孔子對顏淵說:「受重用時,就展露才華;不受重用時,就韜光養晦。衹有我和你能做到!」子路說:「您帶兵作戰時,讓誰輔助?」孔子說:「徒手斗猛虎、赤腳過深河,至死不悔的人,我不需要。我需要的是那種小心行事、以智謀取勝的人。」

 

我們在社會中常看到有人受到重用時,願意好好發揮,拿出混身本事。但俗話說「沒有每天過年」,若運氣不好成績沒出來,被調了職位,不再受重用,則不斷抱怨被冷落,懷才不遇,有志難伸等等。

這種人就是不了解剛剛上面談的觀念

被高估時願意做事發揮,被低估時就怨天尤人,忿忿不平

這樣一來個人價值只會卡在他被高估的那個時期就不會上去了

6CE08852175C019EA6577C349A2F6F330B91997C_size12_w400_h317.jpeg

持續的被嚴重低估,是你成長的證明

出自《論語‧述而》中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就是在強調這個道理

受重用時,就展露才華;不受重用時,就韜光養晦。

「用之則行,舍之則。」重點在""

正如上面所提到,價值更高的人,更可能被低估,甚至被嚴重低估

也就是說,若你是高價值的人,你應該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被低估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的成長、持續的成長

 

慢慢你會感覺到天花板的存在,越離越近

當越來越多人看出你被低估的價值,就是準備衝破天花板的時候

這才是真正能一展身手的時候

俗話說「蹲得越低,就能跳得更高。」

 

這裡我們也導出一個新結論

先做自己的老闆,將自己打造成一個極具潛力的產品,

最終才能將自己這個”產品”賣出去,甚至成為別人的老闆。

(之後我還會跟你聊當老闆的資格)

 

把自己當產品打磨

下日日不斷之功,下滴水穿石之功,持續往更好的方向修正

就像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術一樣,找到被低估的公司(產品)買進

有能力的人也在持續找尋這樣的產品(人才)

把自己持續雕琢成一顆光芒萬丈的鑽石吧!

只要你夠有價值且價值還持續成長,甚至被嚴重低估

你這顆鑽石一定會被發現的。

 

記住,

你不斷成長的結果,就是你終將被低估,
當確定持續被嚴重低估,你就即將闖出一片天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官 的頭像
    老官

    官官的日更成長思考

    老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